企業致歉、國家和地方出手,315晚會曝光問題的迴應來了
央視3·15晚會播出當晚,多家企業就曝光問題作出迴應,國家、地方有關部門連夜展開調查。
闢謠丨不幸辭世器官移植專家是某領導親屬?假的!
經核實,網傳不幸辭世器官移植專家是青島某領導親屬,消息嚴重不實,為謠言。…[詳細]
每週休2.5天?人社部回覆來了
一週工作四天半,是不是聽上去很美好?…[詳細]
大學生返校封閉管理?真相來了!
2月23日上午,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,介紹2021年春季學期學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工作有關情況。…[詳細]
科普小知識
更多>>法律法規
更多>>闢謠視頻
更多>>起底謠言內幕
更多>>- 謠言都長啥樣
- 如何辨別謠言
- 傳謠言咋處罰

數據+細節+恐怖後果
看似客觀實則誇大型:用數據包裝過的謠言看似客觀、準確,以達到誇大和“吸睛”效果。然而,這些數據卻並沒有權威出處。
細節具體無法考證型:一條消息,如果細節越多越具體,往往讓人覺得越真實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些消息中提及的細節,都無法考證。
後果嚴重駭人聽聞型:謠言跑得快,必然跟它的影響力有關。對社會穩定、人身安全影響越大的消息,往往包含更多駭人聽聞的元素,也會傳得越快。

查信源 慎轉發 查看其是否老帖
這類謠言往往具有重複傳播的特點,經常一些陳年舊帖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不同的人稍加修改再次傳播。
看消息源是否可靠 謠言的消息源往往專業性不強,大部分是朋友的朋友看到、親歷等,都不能作為權威的信息源頭。也有些謠言會套用權威機構的名號。

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 追究刑責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規定,散佈謠言,謊報險情 、疫情 、警情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;情節較輕的,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規定,編造虛假的險情 、疫情、災情 、警情 ,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,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,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,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,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造成嚴重後果的,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
掃碼關注青島市闢謠網上平台 青島市闢謠網上平台小程序